近日,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道桥工程学院组成“筑木兴农”非遗传承实践团赴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冠洞村、程阳村开展2024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主题为:非遗传承,振兴乡村,共创未来,实践团发挥实干精神,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,用行动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乡土文化的弘扬,并为当地乡村振兴建言献策。
“筑木兴农”非遗传承实践团程阳村合影
党建引领,非遗传承——党支部联建共建,携手推动非遗传承
实践团代表建工学院党总支与冠洞村党总支、程阳村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,探讨了非遗保护传承现状、非遗保护传承重难点、当地旅游业发展情况、乡村发展状况等问题,深入交流了非遗与教育、文创、旅游等方面深度融合,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并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能性,就“党建引领非遗传承,非遗赋能乡村振兴”开启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新局面达成共识。
冠洞村座谈会现场
肩负使命,携手同行——“非遗教学实践基地”、“木作大师工作室”成功授牌
实践团在杨恒金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先后举行了“非遗教学实践基地”和“木作大师工作室”授牌仪式。非遗实践平台为非遗传承人和青年学生牵线搭桥,传承人得以传承匠心,广大青年学生得以潜心学习非遗,双方肩负各自使命,依托实践基地携手同行,共同推动非遗的保护传承,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薪火相传。
非遗教学实践基地授牌
传承非遗,娃娃抓起——对小学生进行非遗科普教育
非遗技艺的研习非一朝一夕之功,非遗传承当从娃娃抓起。实践团在冠洞村火塘文化研学基地为当地小朋友开展了主题为“非遗传承,践行在我”的非遗科普教育活动。以生动的语言、详实的资料和精巧的木构模型为现场41名小学生讲解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“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”的奥妙,全方位展示了侗族木构建筑的魅力,让小朋友们了解非遗、认同非遗、热爱非遗,增强小朋友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,坚定文化自信。活动现场,孩子们热情高涨,表现出对家乡木构非遗的浓厚兴趣。
实践团与小朋友合影
非遗科普主题教育
非遗科普教育现场
参加研学,动手实操——感受木构之美,探寻木构之秘
实践团跟随非遗传承人杨云东大师的步伐,参观了杨恒金侗族木构建筑博物馆,在杨大师的详细讲解中感受到木构建筑之美,体会到木构建筑中流淌的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。通过参加木构非遗主题教育研学活动,亲自体验木构建筑的拆除搭建过程,探寻了不费一钉一铆即可建成高大巍峨的木构建筑的奥秘,深刻领略了侗族工匠独具匠心的设计和巧夺天工的技艺。
参观博物馆
体验木构搭建
与非遗传承人讨论学习
走村入户,非遗科普——在村中、入村户开展非遗科普宣传
实践团通过村中宣传、入户宣讲等形式,开展以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”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,通过对木构非遗文化的宣讲,提高当地村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接受度,深刻理解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。同时,在宣讲的过程中阐述“非遗赋能乡村、振兴乡村”的理念,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。
村口宣传
入户宣传
集思广益,建言献策——受邀参加“木构新生助传承”沙龙研讨
实践团受邀参加由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的“木构新生助传承”沙龙研讨,研讨会由广西城镇建设杂志社全程直播。研讨中,与会成员围绕侗族木构建筑及其营造技艺的特点、木构建筑保护传承的重难点、营造技艺的传习与文化的传承、木构建筑修复与再生利用、相关产业升级等主题交流建议意见,场面热烈。大家一致认为,应该多方协作、多措并举加大非遗保护传承的力度,积极探索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互融共生的方式,助力文化繁荣发展与产业升级。
研讨会现场
与会人员发言
通过参加暑期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实践团成员对非遗知识、木构技艺有了进一步了解,深刻理解了保护、传承非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增长了见识、锤炼了品质,坚定了文化自信,也表明了用所学专业知识助力非遗保护传承、助推传统木构技艺发展的决心。本次活动教育与实践相结合、守正创新,促进了非遗保护传承与发展和乡村振兴,意义重大。
审核:建筑与道桥工程学院 肖万娟